学院动态 | 计亮年院士讲座
计亮年院士讲座
2018年9月2日上午,我院邀请了计亮年院士为学院的同学们做了关于“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方法”的学术讲座。
嘉宾介绍:计亮年院士是无机化学家与教育家。专长配位化学和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在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领域,首次证明了"茚基效应",这项成果为用廉价金属锰代替贵金属作为氧化均相催化剂开辟了新途径。设计和合成了300多个结构新颖具有核酸酶或氧化酶功能的模型化合物,提出了其中一些模型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规律性,并将该规律推广到天然氧化酶中并进一步推广到细胞水平,提出了黑曲霉生物合成过氧化氢酶的规律,在酶法生产微量元素药品中取得应用效果。
李伟华院长主持了本场讲座,她向同学们介绍了计亮年院士的科研成就,并对84岁高龄的计院士不辞辛苦,在开学初为同学们,特别是新生们带来一场高水平的讲座表达了由衷的谢意。
李伟华院长为同学们介绍计院士科研成就
讲座中,计院士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同学们作了交流分享:
一、推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研究当今科学和技术的前沿热点,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
计院士提出当今化学及其交叉学科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人类正面临生存危机,要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和安全隐患。他提到,世界大学教育的基本走向是科学、人文和艺术教育的融合,强调了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性;提倡对大学生、研究生的科学教育,加强跨学科教育。在能源问题方面,计院士讲解了16种与化学有关的学科交叉研究新能源,包括人力能、食物能、生物质能、藻类能、细菌能、页岩气、波浪能等,其中重点讲解了垃圾能,强调了绿色代表着化学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研究生命的自然规律是创新思想的源泉:
计院士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希望同学们接过接力棒,在第六次科技革命中创造出中国奇迹。在介绍自然现象——生命过程中的金属酶的活性中心时,计院士以自己的科研工作,即研究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为案例,更加贴切、真实地为同学们讲解。
三、学生应树立科学诚信精神,培养自己成为科学和技术高端创新型人才:
计院士强调,树立科学诚信精神,培养高端人才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强大的基础。演讲中,计院士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来提醒同学们一定要培养优良的科学道德和学风。他谈到,中国科研论文总数世界第二,撤稿是其中一小部分,绝大多数中国科研人员的基本道德操守还是好的,是少数人出了问题。但反映出来的论文欺诈或疑似欺诈的统计数据,也表明了我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形势的严峻,需要有切实有效的处理手段,对学生学术不端采取零容忍,这是大家的共同责任。
讲座最后,计院士鼓励大家要勇攀科学高峰,勇于探索和创新。
计院士与同学们交流
同学们认真听讲
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计院士也结合自身科研经历,耐心地为同学们作解答。
同学积极提问
活动最后,计院士与同学们一起拍摄了大合照,纪念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