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公共平台简介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学科公共平台,以服务教学科研、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采取“统一管理、开放公用、资源共享”的管理模式,形成了教学、科研和服务三位一体的特色。平台条件优良、功能配套、管理规范、先进高效。
学科公共平台场地面积约3000m2,位于海琴五号楼一楼、负一楼。平台包含了表面微区与形貌、结构与性能分析、光谱分析、光学分析、有机及药物分析、电化学分析、分离技术、材料制备等八个测试平台。配备各类大型精密分析、制备仪器60余台,总价值超过近亿元。其中包括:Thermoscientific Apreo 2S HiVac超高分辨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ThermoFisher Talos 200X G2透射电镜、OXFORD MFP-3D-BIO原子力显微镜、Bruker AVANCE NEO600核磁共振波谱仪、Micro Materials Ltd Nanotest纳米力学综合测试系统、SHIMADZU AXIS SUPRA+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Rigaku Ultima IV X射线衍射仪等常用测试仪器。平台运行管理由专业化的管理队伍负责,包括博士2名,硕士7人。
学科公共平台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坚持服务本科教学,为培养具备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能够引领未来的工科型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支撑。通过将平台大型仪器设备融入本科教学和实践过程,有效强化了对本科生实验实践技能及对仪器设备使用认知能力的培养提升,对积极打造本科生培养质量特色和品牌提供了支持;坚持服务科学研究,为学院面向以“资源与环境化工”、“材料化工”、“石油与精细化工”、“海洋化工”、“能源化工”等作为重点开展的研究方向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
学科公共平台具备仪器开放共享服务能力,对校内外全面开放,秉承“高效、热忱、认真”的服务理念,竭诚为校内外用户提供高水平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