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联合先进能源学院开展“知校情明党史,育新人铸新魂”红色教育暨校史校情培训
在中山大学百年华诞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加强师生党员对校史的学习与理解,传承中山大学文化血脉中的红色基因,培养家国情怀,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教诲中奋力拼搏,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在新的百年续写新的辉煌,11月21日至23日,我院与先进能源学院共28名师生党员来到韶关坪石,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知校情明党史,育新人铸新魂”红色教育暨校史校情培训活动。
22日上午,在定友图书馆,党员同志们了解到抗战岁月中,杜定友先生与图书馆同仁坚持办馆、开放阅读,颠沛流离岁月里老一辈中大师生乐观昂扬的精神、潜心研学的态度、忧国忧民的情怀深深地激励着每一位中大学子。
在坪石镇老街国立中山大学校本部旧址,党员同志们被“坪石先生”们深深触动,他们于烽火中办学、治学、教学的艰苦历程及卓越成就,守护、赓续了华南教育的火种,作为后来人,我们要铭记这一段历史,学习前辈们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三星坪码头的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旧址,乐昌市博物馆副馆长白和琴同志为党员同志们上了一堂题为“烽火逆行 弦歌不辍—中山大学抗战时期在坪石办学史”专题党课。
1940年工学院师生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利用当地木材建造校舍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卢鹤绂教授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舍弃在美国的优越条件,辗转回国来到坪石,在中山大学任教,为祖国培养了第一代原子科学技术骨干。
前辈们在艰苦条件下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锐意进取的精神,激励着两院师生党员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授业传道中坚守初心,于孜孜向学时心系家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2日下午,两院师生们前往管埠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历史陈列馆学习。在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在管埠办学期间,老一辈音乐家创作了数十首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他们在救亡图存的背景下开展艺术创作,用五线谱作为武器,在国难中守护着民族精神,激励着普罗大众。
23日上午,同志们前往皈塘古村,沉浸式探访朱德同志于土地革命时期召开的“坪石大捷”庆功会,通过这片红色热土上的革命遗迹,感悟中国共产党人与广大基层群众之间坚如磐石的深厚情谊。
革命旧址外,党员同志们在先进能源学院张洋副书记的带领下,举行了重温入党誓词仪式。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党员们明悟作为党员的责任与使命,坚定了追随革命先辈足迹、坚守理想信念的决心。
此次红色教育活动,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一次重温,更是对两院师生精神的深刻洗礼和升华,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作为化工人,更要高扬“读书报国”之志,肩负民族复兴之责,以渊博学识与精尖技术在祖国大地书写赤子之心。未来,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将在中山大学百年华诞的见证下,不忘峥嵘过往,不惧艰险挑战,在新时代征程上,共同为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