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聚天下英才,筑梦美好未来—中山大学第十三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分论坛成功举办
2021年12月25日,中山大学第十三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分论坛在珠海校区顺利举行。本次分论坛通过视频会议方式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来自英国利兹大学、德国明斯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澳门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8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学院党委田宝才书记、欧阳钢锋院长、薛铭副院长、孟国哲副院长、刘威院长助理及骨干教师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欧阳钢锋院长代表学院向参加分论坛的各位青年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学者介绍了学院概况和规划。欧阳钢锋院长指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面向“海洋强国”战略,服务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需求,坚持“高定位、高标准、强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化工学院”的建设目标。近年来,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希望青年学者以论坛为契机,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化工领域前沿科学问题。
分论坛上,青年学者结合各自的专业背景,汇报主要科研成果,并针对当前学术前沿问题及自身研究方向,提出未来工作计划。内容涉及电化学储能和新能源材料、海洋环境检测与污染防控、海洋资源能源绿色转化与催化反应工程、光电传感与制氢等多个领域。与会学者与学院教师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现场学术气氛浓厚。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秉承人才强院理念,完善学科发展体系,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以“海洋化工”学科方向为特色和重点,以“化学工程”和“工业催化”学科方向为基础和支撑的学科发展体系。坚持“四个面向”,立足“四大建设”,将“海洋资源化工”、“海洋能源化工”、“海洋防腐与生态”等作为重点开展的研究方向。组建科研大团队,争取重大科研项目,筹建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和校区公共科研平台,为人才引育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有效增进了青年学者对学校和学院的了解。
学院新大楼总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坐落于环境优美的珠海校区,面朝大海,集一线海景。楼内规划建有高规格公共实验测试平台、本科生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教师科研实验室、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室;内设多功能报告厅、大中小型会议室等公共活动区间,为学院开展高质量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合作交流和社会服务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目前已启动新大楼装修搬迁工作,将于2022年6月逐步进驻。
鲲鹏展翅九万里,长空无崖任搏击。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起点,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建业,共创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