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7日下午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学术报告
化时代,聚前沿”化工学科系列讲座第36讲
报告题目: 碳纳米结构控制、宏量制备与在储能中的应用
报告人: 清华大学化工系魏飞教授、长江学者、国家杰青
主持人: 李伟华教授、院长
报告地点: 珠海校区海滨红楼5号104室
报告时间: 2018年4月7日14:00~15:00
报告人简介:

1984毕业于石油大学炼制系有机化工专业,1990年获石油大学有机化工博士学位。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绿色反应工程与工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能源颗粒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是汤森路透2016、2017年材料领域国内45位高被引科学家之一,也是Elsevier化工高被引学者。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气固多相反应及纳米材料制备,清洁能源化工工艺及其工程化。提出纳米聚团流态化概念,并将其用于聚团、阵列及单、双壁碳纳米管批量制备;提出分区构件流化床控制床内返混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石油化工及煤制烯烃、芳烃过程等。承担973、86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支撑计划等研究项目十余项。共发表SCI收录论文600余篇,引用3.2万余次。目前已成功实现气固下行床催化裂化、纳米聚团床批量生产碳纳米管、高速湍动床甲醇制芳烃、苯胺、氯乙烯、丙烯腈、间苯二腈等30台新概念反应器产业化,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2008年)、中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2007年)、教育部自然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2005、2012,2015年)。
报告内容:
碳纳米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是由于其高的比表面积、化学稳定性及导热、导电特性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纳米材料。本报告首先对碳纳米管的可控生长进行了研究,发现可在TOF达106 1/s条件下实现半米长碳纳米管的无缺陷生长,这一生长过程符合最可几失活关系。并可得到强度高于80GPa的碳纳米管高强纤维束。通过对纳米金属催化剂底部生长机制的认识,设计了层状介孔单晶材料稳定金属的方法,制备出了阵列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双螺旋结构及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物,并对批量制备不同类型的碳材料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于碳纳米材料在超级电容、锂电池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