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团日|2101班团支部:寻找初心,唤醒责任

发布人:林玉姬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青年一代,应以奋斗为青春着色,应以赤子之心筑梦强国。

    转瞬之间大学生活已然过去大半。2021级的同学们面临保研、考研及就业的抉择时,或彷徨,或焦虑,或迷惘。为了激励同学们发奋图强,砥砺前行,4月16日2101班团支部特别组织了以“寻找初心,唤醒责任”为主题的团日活动,一起重温孙中山先生“青年人要立志做大事”的训诫,通过相互交流鼓励,共同筑牢科技报国之志,以奋斗点亮青春底色。

4月16日上午,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仰慕,2101班团支部来到了淇澳岛参股苏兆征故居陈列馆,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在志愿者的讲解下,同学们参观了苏兆征同志在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学习了他参加工人运动的革命生涯等。

回首过去,皆可寻觅青年身影;苏兆征同志的红色精神跨越百年仍在影响着后人。百岁之前,青春无悔,揭竿而起,爱国壮举洒遍九州大地;百岁之后,青年担当,科技强国,爱国热情滋润海内之土。

参观学习结束后,同学们围坐在淇澳岛草地上开展主题讨论。

班主任吴青芸老师首先向同学们抛出了讨论话题:“苏兆征同志为什么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工人革命事业?同学们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未来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同时,吴老师分享了她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以及在人生重要阶段的抉择和思考。她指出:“只有将个人的发展同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树立远大理想,拒绝躺平,努力奋斗,才能立足于社会发展的洪流之上而不被淹没,才能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随后,同学们结合对苏兆征革命事迹的思考,审视自身的不足,围绕未来的规划,以及针对当下的热点话题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每个人都倾诉自己的心声,讲述自己最近在学习、生活和科研上的困惑。班主任一一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勉励同学们奋发有为,担当社会和祖国大任。

时代在变,年轻的面孔也在变,但爱国和追求进步的目标永远不变;春光灿烂之时,唯有惜时如金,晴耕雨读,愿我们披荆斩棘,磨砺成自己的榜样,我们的梦想有多雄奇,祖国就有多美丽。

班主任吴青芸老师寄语——

组织此次主题团日活动的动机是我看到了同学们看似平静的外表下那种面对未来时内心的不安和困惑。他们因为在思想上缺少深刻的激励,从而在行为上表现出缺乏动力和热情。我希望通过学习革命先辈在面对困难时永不妥协的抗争精神和拼搏精神来刺激同学们的思想,通过反思我的人生经验带领他们直面内心的困惑,激发初心和责任。在这次活动的主题讨论环节,我们有几次激烈的讨论和争论,这是我很高兴看到的,说明他们有跟着思考了,而且绝大部分同学的内心还是有所触动。这次活动对我的触动也很大,我深切地发现大学生需要思想引领,而且他们不排斥这种真切的思想引领。希望通过多几次这种思想的碰撞,直面内心的拷问,进一步的启迪心智,促进他们的成长成才。

学生感想

梁杰韬:

今天参观苏兆征故居,让我深刻体会到革命事业的不容易,先辈们献出生命,为现世的我们筑成一个美好的祖国。而后老师在野餐时分享经验,同时指出了我的优缺点,使我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清晰。在这个时代,我们应当牢记鲜红的过去,珍惜美好的当下,努力学习而在未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杨艺:

这次活动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吴老师的良苦用心,我深受触动。吴老师教育我们要把个人的生涯规划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与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把目光放长远,有更高的追求,努力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

刘剑锋:

参观珠海苏兆征故居让我感受到一位伟大革命家的光辉。故居虽简单朴素,却彰显出苏兆征先生的坚定信念和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参观之后,我深感责任重大,决心在新时代继续传承苏兆征先生的革命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尼尕拉:

当老师问到我有什么想法时,我只是简单说了一句“觉得很开心”,但是老师接下来的话确实点醒了我“现在开心是因为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等有一天需要独自面对一切时,该怎么样让自己变得开心,要好好想一想。” 原来老师说的不是今天,是告诉我往后的路该抱着怎样的心态去走。

王靖然:

通过这次参观活动,让我更加了解了工人运动时期的历史,肩上的责任感更重了。在野餐交流活动中,老师为我们提点未来,让我对未来的规划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不忘来时路,砥砺向前行,我们要好好规划四年的校园生活,争取不负青春、不负期望。

吕林川:

参观完苏兆征故居,他知险而进、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在新时代, 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 学好党史, 矢志不渝传承好红色基因, 学习和发扬英烈精神, 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以更加积极主动态度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 为社会发展发展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