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举办教学经验交流会

发布人:林瑛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我院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125日,学院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教育处教学科吴庆科长、儿童保健科邵晶晶副主任、我院青年教师李亚楠副教授在海滨红楼5号楼104会议室分享了个人教学经验,并与青年教师就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展交流。学院党委田宝才书记、孟国哲副院长以及20多名青年教师参加交流,交流会由孟国哲副院长主持。

田宝才书记代表学院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吴庆科长和邵晶晶副主任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田书记指出,教学工作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也是大学教师基本职责,不断提高本科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学院通过加强教研室管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实施院内教学督导、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竞赛等途径,着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希望青年教师虚心向教学竞赛获奖的老师学习,加强教学经验交流,不断提升教学技能,苦练教学基本功,为学院实现“卓越教学”目标而努力。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儿童保健科邵晶晶副主任是中山大学第十届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医科组特等奖获得者。她以《儿科学》中的结核病为例,以课堂导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堂总结等方面的备赛经历为主线,向与会我院青年教师分享了她在教学竞赛课程设计过程中的经验、收获和启发。她指出,课堂导入占比不多,但是应当设计得具有吸引力,做到箭无虚发。教学目标应考量知识领域、技能能力领域和情感态度领域等三个维度,应做到清晰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注重承前启后、循序渐进,并配合板书、道具、互动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重点和难点的讲解上,如何抽丝剥茧地让学生层层深入是关键。她还介绍了课堂思考、课堂总结,以及课程思政等方面的内容安排。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教育处教学科吴庆科长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讲解了教学过程中PPT制作的常见问题,以及介绍了中大附属第五医院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方面的组织经验,尤其是在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竞赛方面设计了一套模仿“中国好声音”的选拔机制和导师制赛制,为优秀青年教师的选拔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我院李亚楠副教授是中山大学第十届教师教学竞赛决赛通识组一等奖获得者。他以《奇妙的仿生学》课程教学为例,为青年教师分享了参加教学竞赛的经历。他首先分析了通识课与专业课在学生知识体系、内容安排上的差异,进而指出通识课应该做到科学性和趣味性的平衡。通识课的主题选择上应综合考虑专业性、吸引力、思政元素和交互性,在教学设计上应从角度新奇、故事导向、需求导向、互动环节方面下功夫。

三位老师精彩的经验分享为在场老师提升教学水平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深受青年教师的好评。在场教师与三位经验分享者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次教学经验交流会为我院青年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教学经验的良好平台,激发了教师们参加教学竞赛的热情,促进了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

撰稿:吴青芸